精選專欄
市場波動加大,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 資金還有哪些地方可供停泊?
重點摘要
✔保值性商品重回投資人關注焦點
✔黃金ETF規模開始回升
✔黃金成為取代美元的首要工具
✔有哪些指標可以分析黃金價格
✔國際氛圍醞釀黃金漲勢
✔黃金期貨契約規格
自從2018年川普揭開了貿易戰的序幕以來,市場波動開始加大,全球股市隨著中美每一次的隔空交火起起伏伏。期間還伴隨著英國脫歐進度的延宕以及中東情勢的緊張,這些國際事件的發展也都使過去緩步走多的股市一去不復返,迎來了高波動的時代。
而隨著貿易戰越演越烈,各大研究機構也紛紛調降了對於未來經濟的預期,連帶著對於聯準會的利率政策也開始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整個金融市場在短時間內似乎出現了大幅度的轉變,資金的流動顯得快速而無序,在這樣的環境下有甚麼樣的商品具有機會成為市場資金的寵兒?成為了各界討論的熱門話題。
保值性商品重回投資人關注焦點
眾所皆知,在過去幾次的金融危機中,當股市失序、危機漸增的時刻,資金往往需要尋找穩定的避風港。而符合具有「保值性」與「穩定性」的商品中,「黃金」當足以擔當要角一職。
在低利率的年代,定存族及保守型投資人為了對抗通貨膨脹,黃金也往往成為「抗通膨」的標的。
自2001年以來,金價在美元走弱及恐怖攻擊事件下開啟了大多頭走勢。而後更在金融海嘯過後成為資金的避風港。聯準會不斷的降息使「保值需求」大增,使金價一路走了約9年的多頭。直到聯準會降至幾近零利率後才宣告停止。
2018年起,隨著貿易戰開始、經濟前景不明,聯準會開始有了降息的可能,使黃金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標的,價格也逐漸自底部緩步回升。
黃金ETF規模開始回升
2003年全球第一隻黃金ETF在雪梨上市後,很快地就贏來了規模的爆發期。各大金融機構競相發行黃金ETF也讓投資黃金成為了市場顯學。
但在2012年過後,金價見高拉回,也讓過度追捧的黃金ETF出現大舉殺出的賣盤,黃金ETF規模呈現了快速的萎縮。
雖然2016年起,黃金ETF規模開始出現了回升,但仍無法支撐金價上漲,黃金走勢仍維持低檔盤旋,未見起色。
但隨著今年聯準會降息預期的升溫,黃金存著更多的想像空間,許多無處停泊的資金,終於開始回流到了黃金ETF,使需求緩步加溫。
黃金成為取代美元的首要工具
2017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頻頻的大動作打亂了國際情勢。包含了委內瑞拉、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都傳出打算擺脫美元的束縛,以其他貨幣取代美元儲備地位。其中,就以黃金最具公信力。
為了達到降低美元影響力的目的,各國央行紛紛增持黃金儲備,其中又以俄羅斯最為積極。
自2007年以來,俄羅斯為了避免美國的制裁,確立了增加黃金儲備的方向。在2015年後更是停止了外幣採購,致力於增加黃金儲備。光是2018年一年就增持了275公噸,並正式超越了中國,成為全球央行第六大黃金儲備國。
今年俄羅斯首季再度增持55公噸,若增加速度維持不變,最快可在明年度超越法國與義大利,成為全球第四大黃金儲備國。
而中國增持黃金的速度雖然較為緩慢,但維持增加儲備的趨勢也不曾改變。未來如果中美矛盾加深,為了降低美元的影響,不排除中國也將加速增持黃金,在需求面上將出現較大的上升。
有哪些指標可以分析黃金價格?
除了國際市場動盪與政治因素之外,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金價的分析:
- 聯準會利率
- 黃金白銀比
- 黃金原油比
- 季節性因素
1.聯準會利率
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其指標利率具有世界利率的引導作用。當利率下滑,市場資金有抗通膨的需求,往往會流入黃金市場,使黃金價格具有較大的上漲空間,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當利率走弱,連帶的容易使美元指數下滑。作為目前全球主要的大宗物資及貴金屬計價貨幣的美元貶值,就容易促使金價走升。
基於以上兩點理由,聯準會利率與金價就長期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向關係。
2.黃金白銀比
黃金與白銀同屬於貴金屬,且產量相對較大,於工業上廣泛使用,中世紀前也當作貨幣流通,與黃金有許多相似之處,故常拿來與黃金價格進行比較。
1980年以前,黃金白銀比約落在20~40區間。在80年代石油危機後,黃金避險功能促使金銀比拉升至40~80區間。又因白銀相較於黃金更具有工業性,黃金則是避險性較高,故根據過往統計,若金銀比來到相對高位,通常暗示著經濟疲弱,市場風險上升。
3.黃金原油比
石油與黃金同屬美元計價商品,與美元同步呈現反向關係,兩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而石油價格若上漲,容易帶動通貨膨脹,投資人為了抗通膨將提高對於黃金的購買需求,也使兩者同向連動。
就歷史經驗觀察,每當金油比來到偏高水位同時,往往也暗示著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風險上升,實體需求轉弱同時,資金流向黃金避險。
觀察過往金油比可發現,比值高、低點約為30與10,每一次的波動循環周期可持續5~10年。本波金油比自2018年中開始呈現觸底反彈,目前仍處於上升週期,兩者價差仍有機會持續擴大。
4.季節性因素
金飾為黃金主要用途,佔了整體需求面接近5成的比例,故金飾需求淡旺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黃金價格走勢。作為金飾需求前三大區域-印度、大中華及美國,重要的節慶需求,也和金價走勢有著直接的連動關係。
印度喜愛黃金舉世聞名,在重要慶典及婚宴上無不需要黃金加以點綴,故重大節慶前往往就會出現拉貨潮推升價格走勢。每年的10至11月為印度的排燈節,故8月起金價就開始有了上漲的空間。
華人對於黃金的偏愛也不遑多讓,故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春節前後,也有較大的需求產生。西方國家則以感恩節及聖誕節需求較大,在這些月份上,都可以看到黃金較明顯的季節性需求推升價格走勢。
國際氛圍醞釀黃金漲勢
近期國際股市波動加大,市場風險上升,許多資金有轉向避險性、保值性商品的需求,黃金為主要的標的之一。
另外,為了擺脫美元箝制,各國紛紛開始增加黃金儲備,作為對抗美元的武器,也讓央行的黃金儲備需求持續增溫。
在金價連續低迷了7年之後,近期國際氛圍漸趨轉變,使黃金存在了上漲的空間。投資人不妨可考慮分配部分資產,留意黃金的切入機會。
統一期貨投顧 廖恩平 分析師
黃金期貨契約規格
/統一期貨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