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美國主要股價指數
美國道瓊指數/美國S&P500/那斯達克Nasdaq指數
美國小型道瓊指數期貨(YM)完整介紹請參考:www.pfcf.com.tw/product/detail/2479
美國那斯達克期貨(NQ)完整介紹請參考:www.pfcf.com.tw/product/detail/243
相關期貨合約規格參考(點我)
國內期貨交易保證金參考(點我);海外期貨交易保證金參考(點我)
*完整期貨相關規格請依交易所公告為主
一、影響美股的重要事件或因素:
(1)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以擴大貨幣供給和降低利率的方式,刺激衰退中的經濟。或者是以減少貨幣供給和調高利率的方式,緊縮可能導致通貨膨脹上揚的過熱經濟。而財政政策則是利用增加政府支出或減稅的方式,刺激衰退中的經濟;或是以減少政府支出或加稅的方式,冷卻有通貨膨脹之虞的過熱經濟。政府的政策態度對於市場的影響力極大,因此華爾街有句名言,不要和聯邦準備理事會對抗。下表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比較分析,當美國經濟進入某情境時,投資人可預期美國政府未來可能採取的政策措施及其後續影響,進而事先因應。
| 表一: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比較分析 | ||
| 
 | 貨幣政策 | 財政政策 | 
| 最適合情境 | 平抑通貨膨脹或試著矯正輕微的經濟衰退。 | 經濟深陷於衰退或蕭條之中。 | 
| 優點 | 最好的微調工具;發揮效果相當快;很容易扭轉。 | 1.對於衰退中的經濟,能夠給予非常強的激勵。  | 
| 缺點 | 1.在經濟大衰退或嚴重衰退期間,可能效果不彰。  | 1.任何激勵措施,都得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 
資料來源:Peter Navarro 巨波投資法一書
(2)企業財報行事曆:
華爾街的企業盈餘發表期間,在每一季結束後幾個星期之內,大部份公司都會發表盈餘數字;特別是市場指標公司的盈餘消息,很可能引領更廣大市場的趨勢,造成價格波動加大。
(3)總體經濟報告行事曆:
總體經濟數據是撼動美股的主要因子,但是每項經濟指標的重要性並不相等。在景氣循環周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指標群較為重要。 
例如經濟進入衰退階段時,市場會密切注意建築許可、住宅營建開工率、汽車銷售及就業報告等關鍵性的經濟衰退指標。其中前三者可視為重要的領先指標,因為當經濟擺脫衰退而復甦時,汽車和住宅營建部門通常帶頭激升;而經濟陷入衰退時,它們也率先疲軟不振。其理由在於消費者一旦憂慮衰退來襲,就會延後或取消購買汽車或房屋等高價耐久財商品。 
但當經濟逐漸脫離衰退深谷,利率通常已經觸底,購買這些高價商品的積壓需求就會釋出,並帶動景氣復甦。而當經濟進入成長階段,市場觀注的焦點在通貨膨脹相關數據,包括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勞動成本等,因為通貨膨脹會使聯邦準備理事會調高利率的可能性升高,而利率上升會使企業投資及消費減少,進而造成經濟衰退,經濟由成長變成衰退,則股票市場會提前由多頭市場變成空頭市場。
| 表二:美國經濟行事曆 | |||
| 指標 | 重要性 | 來源 | 發布時間 | 
| 營建支出 | ☆ | 商務部 | 第一個工作日 | 
| 供應管理學會指數 | ☆☆☆☆ | 全國採購經理人協會 | 第一個工作日 | 
| 個人所得和消費 | ☆☆ | 商務部 | 第一個工作日 | 
| 汽車和貨車銷售 | ☆☆ | 商務部 | 第三個工作日 | 
| 就業報告 | ☆☆☆☆ | 勞工部 | 第一個星期五 | 
| 領先經濟指標綜合指數 | ☆ | 經濟研究聯合會 | 第一個星期 | 
| 消費者信用 | ☆ | 聯邦準備理事會 | 第五個工作日 | 
| 生產力與成本 | ☆☆☆☆ | 勞工部 | 每季第二個月七日左右發表前一季的報告 | 
| 零售業銷售額 | ☆☆☆☆ | 商務部 | 11日到14日之間 | 
| 生產者物價指數 | ☆☆☆ | 勞工部 | 11日左右 | 
| 工業產量及產能利用率 | ☆☆☆ | 聯邦準備理事會 | 15日左右 | 
| 企業存貨 | ☆ | 商務部 | 15日左右 | 
| 消費者物價指數 | ☆☆☆☆ | 勞工部 | 15日~21日之間 | 
| 住宅營建開工率 | ☆☆☆ | 商務部 | 16日~20日之間 | 
| 國際貿易 | ☆☆☆ | 商務部 | 20日左右 | 
| 消費者信心 | ☆☆☆ | 密西根大學 | 第二和最後一個周末 | 
| 財政部預算 | ☆☆ | 財政部 | 第三星期 | 
| 耐久財訂單 | ☆☆ | 商務部 | 第三或第四星期 | 
| 工廠訂單 | ☆ | 商務部 | 耐久財報告發表後約一星期 | 
| 雇用成本指數 | ☆☆☆ | 勞工部 | 每季最後一個月近月底時報告上一季數字 | 
| 中古屋銷售 | ☆☆ | 全國不動產仲介協會 | 25日左右 | 
| 新屋銷售 | ☆☆ | 商務部 | 最後一個工作日左右 | 
| 國內生產毛額 | ☆☆☆ | 商務部 | 每季次月的第三或第四生期 | 
資料來源:看準市場脈動投機術一書
二、衡量一個市場季節性趨勢的基本衡量方法
(1)上漲年數百分率法:
觀察期間內特定月份價格上漲年數所佔的比率。這種方法最單純,但是缺點為不管指數振幅大小,權重都一樣。
(2)平均最大漲幅與平均最大跌幅比較法:
所謂最大漲幅是以該月份的最高價與該月的開盤價的差值除以期初價格;而所謂最大跌幅是以該月份的最低價與該月的開盤價的差值除以期初價格。平均最大漲(跌)幅是指最大漲幅(跌幅)數據在所有年份中的平均數。
(3)平均百分率變動量法:
期初百分率定義為月初開盤價和該月最低價的差值除以該月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差值。而期末百分率定義為月底收盤價和該月最低價的差值除以該月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差值。平均百分率變動量是指觀察期間內所有月份百分率變動量的平均值,這種方法可以彌補“上漲年數百分率法”的缺點,對於相對波動較大的價格走勢給予較大的權重。
(4)季節性指數-平均百分率法:
平均百分率法是計算季節性指數最簡單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1. 計算全年的月平均價格。 
2. 將每個月份的平均價格表示為該年平均價的百分率。 
3. 就每個月份,計算第2步驟結果的平均數,結果就是季節性指數。
三、美國主要指數之季節性統計
(1)道瓊工業指數
從各月份的上漲和下跌機率來看,十二月上漲機率最高為74%,而九月的下跌機率最高為62.3%。報酬率最佳月為十二月,平均月報酬1.5%,最差報酬月份為九月,平均月報酬-1.5%。另外從道瓊的季節性循環(表四)來看跌勢產生在7月到9月,而漲勢產生在9月落底後上漲到隔年4月,接下來從4月盤整到7月。
| 月份 | 上漲年數 | 下跌年數 | 上漲年數比率 | 平均月報酬 | 
| 一月 | 52 | 25 | 67.5% | 1.2% | 
| 二月 | 43 | 34 | 55.8% | 0.2% | 
| 三月 | 45 | 32 | 58.4% | 0.2% | 
| 四月 | 42 | 35 | 54.5% | 1.3% | 
| 五月 | 41 | 36 | 53.2% | -0.2% | 
| 六月 | 41 | 36 | 53.2% | 0.8% | 
| 七月 | 47 | 30 | 61.0% | 1.4% | 
| 八月 | 46 | 31 | 59.7% | 0.7% | 
| 九月 | 29 | 48 | 37.7% | -1.5% | 
| 十月 | 43 | 34 | 55.8% | 0.1% | 
| 十一月 | 46 | 31 | 59.7% | 0.7% | 
| 十二月 | 57 | 20 | 74.0% | 1.5% | 
統計期間:1929~2013年
(2) S&P 500指數
從各月份的上漲和下跌機率來看,十二月的上漲機率最高為75.4%,而九月的下跌機率最高為52.5%。報酬率最佳月為十二月,平均月報酬1.59%,最差報酬月份為九月,平均月報酬-0.55%。從平均最大漲跌幅來看,。另外從S&P 500指數的季節性循環(表六)來看跌勢產生在6月到9月,而漲勢產生在9月落底後到隔年4月。一年中,低點可能落在9月,而高點可能落在12月。
統計期間:1929~2013年
表五、S&P500指數季節性摘要
| 
 
 月份 | 上漲年數 | 下跌年數 | 上漲年數比率 | 平均月報酬 | 
| 一月 | 37 | 24 | 60.7% | 1.08% | 
| 二月 | 33 | 28 | 54.1% | -0.07% | 
| 三月 | 40 | 21 | 65.6% | 1.22% | 
| 四月 | 42 | 19 | 68.9% | 1.51% | 
| 五月 | 34 | 27 | 55.7% | 0.13% | 
| 六月 | 31 | 30 | 50.8% | 0.01% | 
| 七月 | 32 | 29 | 52.5% | 0.91% | 
| 八月 | 33 | 28 | 54.1% | -0.15% | 
| 九月 | 29 | 32 | 47.5% | -0.55% | 
| 十月 | 37 | 24 | 60.7% | 0.85% | 
| 十一月 | 41 | 20 | 67.2% | 1.53% | 
| 十二月 | 46 | 15 | 75.4% | 1.59% | 
期間:1995~2013年
(3)Nasdaq指數
從各月份的上漲和下跌機率來看,一月的上漲機率最高為68%,而二月下跌機率最高為52%。報酬率最佳月為十二月,平均月報酬2.56%,最差報酬月份為八月,平均月報酬-0.27%。另外從那斯達克指數的季節性循環(表八)來看,跌勢產生在6月到9月,而漲勢產生在9月落底後到隔年1月,而2月再見低之後在上漲到6月的態勢。一年中,低點可能落在8月,而高點可能落在12月。
表七、那斯達克指數季節性循環
| 月份 | 上漲年數 | 下跌年數 | 上漲年數比率 | 平均月報酬 | 
| 一月 | 17 | 8 | 68.0% | 1.78% | 
| 二月 | 12 | 13 | 48.0% | 0.12% | 
| 三月 | 17 | 8 | 68.0% | 0.92% | 
| 四月 | 15 | 10 | 60.0% | 1.28% | 
| 五月 | 15 | 10 | 60.0% | 1.00% | 
| 六月 | 13 | 12 | 52.0% | 0.64% | 
| 七月 | 13 | 12 | 52.0% | 0.35% | 
| 八月 | 14 | 11 | 56.0% | -0.27% | 
| 九月 | 15 | 10 | 60.0% | -0.05% | 
| 十月 | 14 | 11 | 56.0% | 1.56% | 
| 十一月 | 16 | 9 | 64.0% | 1.43% | 
| 十二月 | 15 | 10 | 60.0% | 2.56% | 
統計期間:1988~2013年
表八、費城指數季節性循環
| 月份 | 上漲年數 | 下跌年數 | 上漲年數比率 | 平均月報酬 | 
| 一月 | 11 | 8 | 57.9% | 4.58% | 
| 二月 | 10 | 9 | 52.6% | 2.45% | 
| 三月 | 9 | 10 | 47.4% | 1.43% | 
| 四月 | 13 | 6 | 68.4% | 4.24% | 
| 五月 | 9 | 10 | 47.4% | -0.18% | 
| 六月 | 6 | 13 | 31.6% | -0.93% | 
| 七月 | 8 | 11 | 42.1% | -2.59% | 
| 八月 | 9 | 10 | 47.4% | -0.64% | 
| 九月 | 10 | 9 | 52.6% | -2.89% | 
| 十月 | 10 | 9 | 52.6% | 1.70% | 
| 十一月 | 13 | 6 | 68.4% | 3.15% | 
| 十二月 | 11 | 8 | 57.9% | 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