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visibility:hidden">

精選專欄

「非洲豬瘟」推升瘦豬期貨再創新高!

自去年開始,中國大陸陸續傳出「非洲豬瘟」的疫情,且蔓延速度之快令人乍舌。周邊鄰近國家紛紛拉起緊報,並嚴格海關查驗之後,這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也迅速的廣為國人所知。

我國為了防止疫情傳入,也祭出了「初犯開罰新台幣20萬元,第2次就100萬元」的重懲,但仍時有海關檢驗發現仍有旅客攜帶豬肉入境的消息。新聞媒體及網路評論也開始鋪天蓋地的流傳防疫宣導,「害怕沒有滷肉飯可吃」這樣的說法也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究竟「非洲豬瘟」對於豬肉價格的影響有多少,以及有哪些相關可交易的期貨商品,本文將一一解說。

其實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豬瘟是由 RNA 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的疫病,而非洲豬瘟則是由 DNA 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一種疫病。並具有較高的死亡率,且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及疫苗施打。

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 100 天、冷凍豬肉 1,000 天、豬舍 1 個月、糞便室溫 11 天,具有很長的存活期間。該病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本病屬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 簡稱 OIE) 列為應通報疾病。 雖然目前尚無人畜共通的案例,但基於高傳染性及高死亡率,將嚴重影響豬肉產量,並使市場價格產生劇烈的波動。

「非洲豬瘟」起源於肯亞,一開始只在非洲地區流傳,而後開始陸續傳染到各國,並在2013年在俄羅斯出現大規模流行。但之前傳出疫情的國家佔全球消費市場比例不高,是以沒有引起整個豬肉市場的恐慌。

中國自從90年開始經濟改革,並在2000年後進入了高速發展。在經濟成長、人民迅速富裕的過程中,對於肉食的需求也呈現快速的增溫。人均豬肉消耗量在十幾年間成長了近5成的水準,再加上人口持續成長,使中國一舉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耗國,佔了全球豬肉消耗近五成的水準,對市場影響甚鉅。

中國大陸因自身豬肉產量不足以因應國內需求,每年均大量進口需求,為全球最大豬肉進口國,美國為其主要豬肉進口國。在2018年中美貿易緊張情勢升溫後,中國對美國進口豬隻開始加徵關稅,使中國進口商轉向俄羅斯進口。但俄羅斯自2013年起「非洲豬瘟」就開始了大規模流行,中國自俄羅斯進口豬隻的同時,也引進了「非洲豬瘟」,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幾乎全國各省分全數淪陷,成為亞洲的重災區。

在中國疫情轉趨嚴重之際,國內豬隻出現了大量死亡的狀況,使國內原本就呈現緊俏的豬肉需求更顯緊繃,也因此增加了自國外進口的需求,並拉升了國際豬肉價格攀升。

就目前狀況觀察,疫情仍未獲得有效控制,豬肉供給狀況仍然緊張。再基於豬肉佔中國飲食習慣中最主要肉品的地位,為剛性消費需求,取代效應偏低。在中國自身豬肉供給缺口仍大,需大量仰賴進口的狀況下,對於國際豬肉價格仍具有推升效應。且目前中國鄰近國家也零星傳出疫情,越南、蒙古、柬甫寨等四個國家陸續淪陷,亞洲已有越演越烈的趨勢。若這波疫情短期內無法控制,甚至進一步擴散,預期2019年全球豬肉價格仍將有上升空間可期。投資人不妨可留意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ME)瘦豬期貨(LH),或可適度進行多頭避險。

統一期貨投顧  廖恩平 分析師

<<附錄>>相關期貨商品契約規格

 


期貨線上開戶 期貨營業員專區

/統一期貨相關連結/

統一期貨FB統一期貨YouTube統一期貨LINE統一期貨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