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歐洲最大的問題不是英國脫歐,而是在...?
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表達了英國脫離歐盟的主張震撼了全世界。從此之後,世界對於歐盟的焦點,似乎都圍繞在「脫歐」這件事情上面打轉。舉凡談判進度是否合乎預期,還是遭到了反對黨的阻饒而延宕;又或者英歐雙方對於協議內容不滿意,而來來回回的推翻掉過去的談判成果,始終牽動的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在這樣的環境下,其餘的議題就被最大化的掩蓋下去。即便隨後的法國大選,也僅引起兩三個月的關注就沉寂下去。脫歐成為研究歐盟問題的顯學,但歐盟除了「脫歐」議題之外,就真的沒有其他重大問題嗎?本文帶大家來觀察比英國脫歐對整個歐盟影響更大的問題!
要談到歐盟的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回顧2010年~2012年的狀況。當時正掀起所謂的「歐債危機」,在歐豬五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接連爆發了債務危機的當下,引發了整個歐洲的恐慌,情緒蔓延到了全世界,使當時全球股市同步出現了大幅度的修正走勢。隨後歐豬五國(除義大利外)雖然在接受了一連串的撙節措施後,陸續得到歐盟貸款援助渡過了難關,但高額的債務始終未能得到徹底的解決,也埋下了不知何時會引爆的地雷。
隨著時間流逝,當年的歐債危機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市場的焦點也開始轉移。尤其在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後,猶如投下了震撼彈,一下子吸引了全市場的目光,討論歐債的文章始終未能引起投資人足夠的重視,但潛藏的危機卻不會因為你我的忽略而稍減半分。
10月23日義大利提交了2019年度預算案,遭到了歐盟的駁回,才又一次的吸引了市場的目光。本次的預算義大利編列了高達2.4%GDP的赤字,引發了歐盟的不滿,認為義大利並未遵照歐盟的撙節措施逐步削減債務。要求義大利限期改正預算案,並進行更積極的削減赤字作為。義大利政府回應願意就投資議題,與歐盟進行溝通,但關於財政赤字占 GDP 比例,以及養老金改革等部分,則不願討論。歐盟則宣稱將對義大利施以最高GDP總值0.2%的罰金以懲戒義大利的違反規定,雙方僵持不下。
歐盟之所以堅持義大利必須修正預算的原因在於義大利為目前全歐盟債務最高國家,截至去年底總債務已達2.26兆歐元,債務佔GDP比重131%也僅次於希臘,並遠高於歐盟規定的60%上限。在此狀況下,義大利大幅舉債以刺激經濟的做法,顯然無法被財政政策相對保守的德國接受。雙方立場與文化的差異衝突,使協商難以達成共識。
義大利自今年3月大選後,民粹主義興起,五星運動黨與北方聯盟合組政府後,就開始進行一連串的財政刺激方案規劃。試圖透過「增加福利支出」與「部分減稅」,並「下修退休年齡」等擴大財政支出手段,提振自金融海嘯後始終疲弱不振的義大利經濟。對於歐盟所提出的降低赤字要求,義大利政府以「經濟上的自殺行為」來形容。
觀察到義大利的GDP增長狀況可發現,在歐債危機過後,絕大部分的時期都維持在1.5%以下的低度增長,經濟疲弱可見一斑。而失業率卻又同時高居不下,長期維持在8%~10%的水準;其中青年失業率更出現了超過30%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甚至一度逼近了45%,等同幾乎每兩個青年人就有一個失業。這樣的狀況當然無法被義大利接受,在傳統方案無法奏效的前提下,以再度擴大舉債來刺激經濟其實並非不能理解的作法。
但在歐盟擁有統一央行的狀況下,義大利無法像其他國家隨心所欲的調節政府預算,而目前已經嚴重偏高的債務更是讓歐盟緊盯著義大利的預算編列。兩相衝突之下,陷入僵局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而義大利債務問題再度浮上檯面,也讓德、義公債利差再度飆升,來到了近年新高,隱隱有當年歐債危機前的味道。若這個問題無法快速獲得解決,在市場疑慮升溫的狀況下,義大利發售債券難度將大幅攀升,資金難以籌措後續連帶引發的問題也將一一浮現。若一但形成了另一次的債務崩解,則對於歐盟乃至於全球的影響將遠遠不是希臘可以比擬的。
另一方面,在義大利深陷債務問題的當下,歐盟顯然也會考慮到避免讓義大利造成更高的利息問題,並阻礙義大利的經濟復甦,而作出延緩升息的決議。但歐盟成員狀況不一,若考量到部分國家而作出的延緩升息決策,其他經濟成長較良好的國家又將面臨通膨開始升溫的問題,對於歐盟來說也是一項兩難的決定。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歐元近期預期仍將維持較為疲弱的狀況,歐股也較缺乏上升動能。整體歐洲陷入較為低迷的氛圍中,若無法得到解決,則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之內,歐股及歐元頭上都將懸著達摩克利斯之劍未解。
統一期貨投顧 廖恩平 分析師
<<附錄>>相關期貨商品契約規格
/統一期貨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