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微型選擇權屬於新商品,目前交易量仍不充足,請注意流動性風險。
幣別:美元 資料日期:110.09.07
有別於台指選擇權,多數海外選擇權是屬於美式選擇權,價內合約到期前可提前履約,履約後是實物交割,也比現金結算的台指權複雜些。
範例:
微型S&P選擇權為美式選擇權,價內合約有可能於到期前被要求履約,如價內履約將轉換部位為微型期貨,請留意保證金是否足夠。
這主要講的是價外選擇權由於權利金點數小,所需的資金也少,例如深價外S&P500的CALL權利金10點,所需資金為10點*50美元=500美元(大概台幣$15,000),而1口小S&P500期貨保證金約5000美元,以此例來講海外選擇權大約就是1/10的資金需求。
對於害怕交易期貨被保證金追繳或斷頭的投資人,選擇權買方風險有限的特性(最多虧損權利金)或許是比較舒服的商品,又或者在某些行情下,以買方建立部位風險較低或較有優勢,也是選擇權派上用場之處。(不過這邊要釐清的是,如果考量時間、勝率的其他因素,所謂買方「風險有限」並不等同「風險較低」。)
正由於選擇權非線性特性且可同時建立買、賣權及多空方等組合部位,就可以變出許多策略以因應不同行情,例如在重大財金消息公布前可以建立買進勒式同時押寶多空就是常用的選擇權策略。
比起台指選擇權,海外選擇權橫跨指數、外匯、商品等各個品種,那個商品有行情都可以藉由選擇權布局。
特別是買進深價外選擇權,搭配原本持有的現貨部位,選擇權回歸其最原始的避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