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美國期中選舉對市場影響
美國將於今晚(11/6日)舉行兩年一度的國會改選,市場對於本次選舉具有很高的熱度,隨處可見新聞媒體在討論本次的選情。目前普遍認為選後可能會改變目前共和黨獨佔兩院的格局,並對未來兩年的美國政治版圖產生重要的影響與變化。但到底美國的選舉制度為何、以及後續可能會有那些變化,投資人卻往往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美國作為目前市場的超級強權,又是最大的經濟體,在市場中的你我又怎麼能不對他深入的了解?本文就帶您來一窺美國選舉的究竟。
在談到本次的期中選舉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對美國的政體有初步的了解。美國作為三權分立的國家,權力分別區分為行政權(總統及政府)、立法權(國會)、司法權(法院)。其中,國會又區分為參議院及眾議院,也被人稱為上議院及下議院。
參議院是各州不分人口選出兩席代表,合計100位參議員;眾議院則是依照各州人口多寡決定席位數量,合計435位眾議員。設計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個不受大眾情緒影響的國會(參議院),以及貼近民意的另一個國會(眾議院),兩者互相制衡並相輔相成。
參、眾兩院的權利略有不同;參議院擁有對內閣官員及大法官的同意權,也具有對於眾議院提出的財政法案修訂及駁回權,並具有彈劾決定權(絕對多數),打破僵局選出副總統等權利;眾議院則具有對財政法案的首倡權,打破僵局選出總統。
簡單說,雖然參議員因為人數相對較少,並具有包含人事同意及彈劾終審權在內,使社會地位較高,但在法律地位上,兩者並無先後之別,屬於互相制衡的角色。
在2016年的總統及國會大選後,共和黨拿下了總統寶座,並在參、眾兩院都取得了多數席次,使共和黨正式步入了全面執政時期。也讓川普得以大展手腳,推行了一連串的政策,實現自己的競選承諾。同時,美國的經濟的確也繳出了近年來少見的亮眼成績單,包含了第二季GDP年增率達4.2%,第三季也保持在3.5%的高速增長;以及2009年以來最低的失業率及最高的私人企業周薪資增長率,使整個就業市場呈現一遍欣欣向榮之色。
但在川普上任後,一直存在著國內媒體及國際社會諸多的負面評論,包含了反移民、貿易戰、種族歧視等等,無一不受到巨大的反對浪潮。另外,在總統競選期間傳出的「通俄門」事件,也成為政敵一再攻擊的目標。美國也在這些充滿爭議的事件當中,迎來了期中選舉。
所謂的期中選舉,是指總統四年任期當中,經過了兩年後任期的一半時,所進行的國會改選。依據美國法律規定,參議員任期為6年,每2年改選1/3;眾議員任期2年,進行全面改選。本次即將於今晚展開的期中選舉,參議員100席將有35席進行改選,眾議員435席則是全面改選。改選過後的政治版圖如何分布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美國的政治、經濟狀況,進而產生漣漪波及全世界。
就現況觀察,參議院共和黨取得51席次、民主黨取得47席次,另有獨立派佔有2席,但基本上獨立派都隨著民主黨起舞,所以可以視為51比49雙方勢均力敵的狀況。在眾議院共和黨則具有較明顯優勢,佔了235席次,民主黨僅取得193席。故先前的稅改法案攻防戰,市場評論大多認為眾議院的通過較無懸念,焦點關注在參議院的表決狀況,一但有兩票跑票,就會造成法案難產的窘境。
但在本次的選舉過後,這樣的狀況可能就會產生微妙的變化。首先,本次改選的35席中,有26席屬於原本民主黨掌握的席次(含獨立派2席),原先屬於共和黨僅佔了9席。也就是說,如果共和黨保有了原有的9席,並再搶下1個以上席次,在參議院的話語權將會上升,對於法案的通過與否掌控度將更加提升。但在另一方面,眾議院的435席全面改選,就目前的民調數字也顯示,共和黨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川普也在11/2日時公開表示可能丟掉眾議院多數。而眾議院具有財政法案的首倡權,丟掉眾議院多數對於致力於推行擴大財政支出的川普具有很不利的影響。即便保住了參議院,也很難填補丟掉眾議院所受的傷害。
假如共和黨依然繼續掌控參眾兩院,這意味著更多的財政刺激、更低的監管風險、以及更快的經濟增長。就金融市場的影響可以分成三大區塊分析:
1、債市:
2017年以來,隨著就業市場的強勁復甦,勞工薪資也呈現穩定增長,進而使可支配所得也跟著提升,並推升零售消費的加速上揚,而這也帶動了通膨的加溫使聯準會開啟了加速升息的步伐。2017年合計升息四次,就目前數據看來,2018年也很可能再升息四次,同時,2019年將再升息兩次。基準利率的快速上揚將使債市出現了崩跌走勢。若共和黨持續掌控兩院此一現象將很有機會延續,甚至加息的步伐進一步增加也不無可能。反之,若是民主黨取得了眾議院,在控制了財政法案首倡權的狀況下,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財政擴張政策,聯準會的升息步伐也將趨緩,債市或將迎來一段喘息的空間。
2、股市:
不論川普就任後引起了多少的爭議、又或者為將來埋下了多少的赤字隱憂,在他任內完成了美國近十年來少見的高速經濟增長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市場上已經習慣了經濟快速擴張,股市也早已反映了在目前經濟增速所影響下應有的合理股價。一旦民主黨掌握了眾議院多數,在抑制了財政刺激政策後,很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經濟增速放緩。而在當前股價已經隱含了對於未來經濟增長預期的狀況下,勢必會面臨一波大幅的價值重估,這也可能會為股市帶來較為重大的波動。雖然經濟不見得會立刻出現拐點,但波動度的放大將成為機率相當高的可能。
3、美元:
隨著聯準會的加速升息,匯率也會呈現較為強勢的走勢。再加上川普的財政擴張政策,使政府有不得不加發債券的壓力,將會進一步促使利率的上漲引發美元隨之起漲。若共和黨取得兩院多數,則此一現象將會持續下去並逐漸擴大趨勢。若民主黨取得眾議院多數,則具有財政法案首倡權的眾議院,勢必將成為川普財政擴張政策的重大絆腳石,美元指數也將有回落的可能。
綜合上述,本次的美國期中選舉牽動著不僅僅只是美國的政經局勢,外溢效應也會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就目前局勢觀察,較可能的結果當為共和黨保住參議院,丟掉眾議院。在此情境下,金融市場將有機會出現較大的波動。美股短線或將出現整理走勢、美元也將出現回測,債市的崩跌則可望暫時獲得緩解。投資人在參與本次的選舉行情時,仍宜特別留意風險控制,並進行適當的避險策略,才可在金融市場中長存。
統一期貨投顧 廖恩平 分析師
<<附錄>>美國期中選舉投開票時間
/統一期貨相關連結/